智慧温室,一直是温室工程中的一个难点,对设计能力、施工能力的要求都很高。如华南植物园的景观温室等大型项目,都是邀请了国外的公司进行设计,由此可见一斑。但是,随着“阳光休闲”理念的时尚化,对这种异型的采光建筑(类温室结构)的需求日益增多,这无疑给我们的温室建造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。但由于技术的问题,却把一些企业拒之门外,多数企业也只能是按部就班地根据传统生产温室进行建造,很难令客户满意。 我们经常说,客户是上帝。这句话在温室行业里,得到了很好的印证。温室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并不长,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,只有二、三十年的历史,温室的形式却有着层出不穷的变化。从我国较早的日光温室、塑料大棚到连栋的玻璃温室、PC板温室。从圆拱型结构到VENLO型结构,到了今天的阳光餐厅、阳光浴场、温室公园等等,可谓花样百出。一方面满足客户的各种工程要求,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公司走在客户的前面,不断给客户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,推出更科学、更实用、更时尚的产品和服务,如热带植物温室、蔬菜瓜果温室、沙生植物温室、屋顶温室等。 我国智慧温室经历了栽培技术由基质培、营养液水培逐渐向雾培*技术转变,种植结构由平面多层立体栽培向圆柱体、多面体立体栽培转变,肥料供给由化学液肥向矿物质肥和光碳核肥转变,环境控制由温室控制向远程控制转变,技术与装备由单向引进向引进和输出双向转变,发展阶段由试验示范阶段向商业化、产业化阶段转变。 我国智慧温室起步虽然较晚,但研发和产业化是较活跃的也是速度较快的,人工光利用型和太阳光利用型两类智慧温室发展均衡,并取得了较大突破与实际成果。 近些年,尽管智慧温室的普及率大幅提高,仍面临诸多问题。首先投入的成本高,包括初装成本和设施成本。智慧温室的人工光、营养设备、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等设施的成本都很高。其次运行和维护成本也很高。一方面智慧温室光源、环境控制系统等能耗偏高;另一方面机械化、自动化程度低,厂内运转人工成本高。再次标准化、规范化程度低,需要政策扶持。最后经营模式日渐成熟,需要进一步挖掘符合市场需求的盈利方式。 智慧温室是新兴产业,需要系统研究技术装备、运行策略,并且探讨新型运营模式、盈利途径,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从发展思路和经营模式来看,先从简单做起,适度规模投资,灵活经营方式,先保证基本收支平衡。从投资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,当实际条件成熟时,规范化、标准化产业体系,大规模投资,做好市场定位和销售渠道,保证盈利点。从生产模式的角度来看,创造植物较佳生长环境,创新“环境设施化、形式立体化、资源节能化、流程数字化、管理智能化、技术集成化”的较佳生产模式,开发利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装备,来达到提高植物产量、品质和效益的目的。 总体而言,智慧温室发展至今,结合光电技术与生物学技术兴起智能植物工厂,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,集高技术、高投入、高产出于一体,更加集成化、产业化、智能化、网络化、多功能化,是解决当下食品安全、环境污染、土地资源紧张、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有效途径。